深圳市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申报指南(第一批)
一、审批内容
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资助。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8年7月22日
(二)《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195号
(三)《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205号
(四)《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发〔2006〕1号
(五)《印发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8〕200号
(六)《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政策的通知》,深府〔2009〕180号
(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的通知》,深府〔2009〕238号
(八)《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政策的通知》,深府〔2009〕240号
三、审批数量和方式
审批数量:有数量限制,受科技研发资金年度总额控制。
每个课题的具体要求见附件。
资助方式:无偿资助。
审批方式:政府命题、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
四、审批条件
(一)申报主体是在深圳市依法注册、从事科技研发的以下单位:
1、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
2、高等院校或者科研机构。
项目由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应当是我市的上述单位;项目责任单位同一年度只能申请承担项目1项,参与项目不超过2项。
(二)项目责任单位应当有良好的研发基础和条件、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优秀的技术及管理团队,能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具备承担大型高技术研究开发或产业化项目的能力。
(三)项目资助额不高于项目预算总投资额的50%。
(四)市科技研发资金所支持的项目到期未申请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单位,不得申报本科技计划项目。
五、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专项资金系统网站 http://stias.szsitic.gov.cn/,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登记证书复印件(验原件);
(四)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验原件)(非事业单位提供)复印件;
(六)税务部门提供的单位上年度完税证明复印件(验原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七)上一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或通过审查的事业单位财务决算报表(注册未满一年的可提供验资报告)复印件(验原件);
(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件。
(九)由工商部门最近6个月内出具的包括股东构成等基本情况的信用查询单复印件(验原件)。
申请人可以自愿提交以下说明申请项目的辅助材料,如专利证书、新药证书、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相关科技计划立项证明等复印件(验原件)。
以上材料一式三份,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专项资金系统网站 http://stias.szsitic.gov.cn/在线填报。
七、审批申请受理机关
受理机关: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受理时间:
1、网络填报受理时间:4月6日起至4月18日。
2、书面材料受理时间:4月6日起至4月20日。
3、联系人:鲁纲、吕睿、陈侃,电话:82002165、82002191、82002164。
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东大厅11-14号窗口。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
九、审批程序
项目征集——组织专家确定产业技术攻关课题——发布产业技术攻关课题——申请人向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收文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组织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市科工贸信委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委审定——社会公示——市科工贸信委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委审定共同下达项目资金计划——申请人与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签订项目合同书——市财政委员会拨付资助经费。
十、审批时限
每年一次,成批处理。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证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人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个月内,与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市财政委员会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申请人凭批准文件获得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无。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项目合同书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
一、生物医药产业
课题1:超导核磁共振成像仪(MRI)及其关键技术
课题2: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3:抗肿瘤药物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4:抗病毒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5:生物义齿材料关键技术研发
二、互联网产业
课题1:面向3G的移动互联网综合业务虚拟运营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2:基于3G网络的3D图像视频编解码转码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3: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4: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5:基于车联网的通信平台与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6:数字化网络射频关键技术研发
三、新能源产业
课题1: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涂布制备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
课题2: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3:柔性衬底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4: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及智能电网营运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5:大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1:超导核磁共振成像仪(MRI)及其关键技术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开发超导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核心器件,研制磁场强度1.5T以上的超导核磁共振仪设备,促进超导高场核磁共振仪及关键技术的国产化。
1、多通道谱仪的研制:多通道RF发射线圈及去耦分析设计;多通道相控阵RF接收线圈的分析设计;
2、超导磁体的研制:低温设计与液氦闭环系统设计与工艺;
3、梯度系统研制:梯度场分析与无涡流梯度线圈设计;
4、成像系统研制:脉冲序列与成像方法研究。
三、考核指标:
1、1.5T超导磁体:液氦消耗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8通道谱仪;
3、无涡流自屏蔽梯度线圈;
4、高分辨神经系统及乳腺成像快速血流成像;
5、实现量产。
四、项目实施期限:两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2: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面向高端彩超的多种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
(1)谐波成像技术;
(2)空间复合成像技术;
(3)造影成像技术;
(4)4D成像技术;
(5)宽景成像技术;
(6)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7)自适应波束合成技术;
(8)弹性成像技术(准静态模式和声辐射力模式);
2、高端彩超的易用性研究
3、高性能的彩超探头技术
三、考核指标:
1、完成至少一款台式高端彩色超声诊断仪产品,获得国内的市场准入;
2、该款高端彩色超声诊断仪产品至少具有以下的关键技术指标或功能:
(1)具备128以上接受物理通道;
(2)支持腹部造影定量分析,造影组织对比度(CTR)至少达到15 dB,持续时间达到4分钟;
(3)支持多种组织多普勒成像模式,包括:速度模式、加速度模式、能量模式、应变/应变率模式;
(4)4D成像至少达到每秒3-5帧的成像速度;
(5)具有实时宽景成像功能;
(6)具有弹性成像模式;
(7)支持DICOM格式的输入和输出;
(8)支持一键优化技术。
3、完成至少三款配套的彩超探头产品,包括:中心频率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中心频率5MHz的高频相控阵探头、腹部4D探头。
4、完成中心频率20MHz的血管内超声探头的关键技术研究及样品设计。
5、完成声辐射力模式弹性成像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样机设计;
6、实现量产,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3:抗肿瘤药物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新药临床研究:针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对具有新颖结构和新机理的药物开展符合GCP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考察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
2、新药工艺及质量研究:结合新药临床试验的阶段性进展,进一步开展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及质量标准研究,形成重复性好且实现自动化、最优化、智能化的药物质量控制体系;完成中试和生产规模的工艺定型。
三、考核指标:
1、新药临床研究:以完成Ⅲ期临床研究或获得新药证书为考核指标。
2、新药工艺及质量研究:分阶段对工艺和质量指标进行考核,重点考核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是否达到国家新药注册标准、是否通过现场考核和GMP认证。
四、项目实施期限:三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4:抗病毒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慢性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等疾病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国家卫生部列为第三类医疗技术规范管理,推广应用。
三、考核指标:
1、进入临床应用:抗病毒自体免疫细胞技术进入三甲医院临床应用。
2、获得卫生部临床准入批件:抗病毒自体免疫细胞技术获得卫生部临床准入批件。
四、项目实施期限:三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5:生物义齿材料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国际流行的生物全瓷义齿发展前景,参考国外同类材料的特性,进行生物纳米级陶瓷材料的研发,主要用于义齿材料。主要研究氧化锆陶瓷的配方技术、成型技术、烧结技术、生物特性技术、人体接受和排斥技术。
三、考核指标:
1、满足国际标准ISO13356号:烧结后密度:》6.0g/cm3;平均晶粒:《0.5um;表面单斜相:《20%;四点弯曲强度:》800Mpa;放射性:《0.2Bq/g;透光率:《0.5mm;
2、获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通过美国FDA认证。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6:面向3G的移动互联网综合业务虚拟运营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互联网
二、主要研究内容:
1、 实现移动跨平台综合业务虚拟运营平台系统架构的构建、应用程序的搜索和服务;
2、 Android、 Windows Mobile、Symbian、基于RTOS的非智能手机等多平台应用工具的研究和开发;
3、 3G网络环境下低码率视音频编解码和传输技术的研究;
4、 移动实时多任务调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三、考核指标:
1、综合业务虚拟运营平台支持不同设备终端,包括Android、 iPhone、Symbian、Windows Mobile、基于RTOS的非智能手机等多种客户端平台;应用可独立在各种移动信息终端上运行;
2、平台支持实时多任务调度;
3、平台支持在3G和2G移动网络下实现各种终端设备的实时语音、视频、流媒体通信;10kbps码率实现5帧以上QCIF规格有效视频传输;
4、后台、客户端为即时通讯服务器提供异构的扩展性支持;
5、综合业务虚拟运营平台应支持包括移动运营商sms代计费、基地业务计费、神州付、支付宝、财富通等多种方式灵活的计费接口,以及供第三方进行应用开发和移植相应开放的API接口;
6、后台应用支撑平台与计费平台实现高效的负载均衡,百万级并发访问的承载;
7、应用基于ADP的系统体系,随时保持用户与终端服务器的网络畅通,在线动态加载应用程序、本地管理应用程序;
8、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7:基于3G网络的3D图像视频编解码转码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互联网
二、主要研究内容:
1、服务器信息处理平台提供3D与多视角图像视频的编解码与转码压缩;
2、3D与多视角视频感兴趣区域(ROI)的编码;
3、3D与多视角图像视频的多分辨率编码与转码、带宽自适应码率控制。
三、考核指标:
1、服务器平台即客户端能通过图像处理识别媒体中的内容,自动抽取节目源中的关键帧信息,对3D与多视角视频信息进行多区域(ROI)编码;
2、服务器端平台及客户能自动识别变化的网络环境,通过自适应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无线网络条件和不同处理能力的终端,包括GSM、WCDMA、Wi-Fi等网络;智能机与非智能机、PAD及PC等;
3、服务器流媒体平台能判断不同网络环境进行实时的多分辨率转码;提供高于解码-重编码的转码效率;
4、视频解码支持MPEG4、H.264/AVC/H.263等格式;
5、服务器矩阵平台实现高效的负载均衡,支持百万级并发流访问的大流量承载;
6、研制出可规模产业化的样机, 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8: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互联网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标准,包括NFC-SD、NFC-SIM等,分析比较每种标准的差异和优缺点,并搭建基于相应标准的演示支付环境;
2、研究移动支付技术在小额支付较为普及的典型行业的产业化应用,如交通领域、社会消费等,提出完整技术方案,实现符合金融行业标准的移动电子钱包,研发相应的移动支付应用系统;
3、研究多应用移动支付COS技术,实现电子钱包、身份识别、电子票等多种应用功能;
4、研究基于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产实现多应用的安全技术和标准;
5、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完成支付POS等硬件环境的研发和铺设,支持一定数量的发卡规模。
三、考核指标:
1、用户量:项目实施后发卡用户量达到20万用户以上;
2、POS终端数量:部署20万台以上的POS终端,实现刷手机支付;
交易速度:现场支付单笔交易速度控制在300MS以内;
3、支持适配多个标准:支持13.56M为代表的NFC,支持通讯标准(ISO 14443,ISO 18092, ISO 15693)和卡片标准(TypeA CPU卡);
4、支持多应用:支持至少两种以上的应用场景;
5、完成移动支付应用的基础性系统研发并上线运行,实现现场业务与远程业务功能。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9: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互联网
二、主要研究内容:
1、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隔离技术研究与系统研发;
2. 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客户应用的配置灵活定制机制研究与系统框架研发;
3. 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多个客户服务能够提供灵活的,具备高可伸缩性的基础框架定制研究,在不同负载下多个租户平台的性能定制系统研发;
4. 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海量数据处理即时性及分布式存储研究与系统研发;
5. 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采购、通关、支付、决策支持与智能分析等业务流程研究及系统研发。
三、考核指标:
1、完全基于“云计算”的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
2、实现电子商务的策划、运营、供应链管理,物流及配送、支付、信用体系等环节;
3、解决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商务计算能力、海量存储、带宽资源、数据搜索、数据备份与数据安全等后台瓶颈问题;
4、牵头或参与完成行业应用标准规范的制定1项以上,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以上;
5、项目执行期内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客户不少于5000家,通过该平台实现的营业收入不少于50亿人民币。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10:基于车联网的通信平台与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互联网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车联网网络架构、网络管理及优化技术。支持前端通信设备联网,具备网络管理功能,可通过网络对前端通信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可对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综合发掘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2、研制车联网核心前端通信设备。采用国际主流的智能交通通信技术,在自由流状态下,能精确辨识高速运行车辆所在的车道和行驶方向,并支持车路之间可靠的双向通信;
3、开发车联网通信平台软件。实现各种车联网应用的平台共用,实时检测、监控道路交通状况,快速处置路面各种交通意外,支持对城市道路交通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和统一调度。
三、考核指标:
1、攻克车联网信息采集、汇聚、融合和继承的关键技术,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构建车联网通信示范网络,状态判别有效率大于92%;
2、研制车联网核心通信设备,120km/h车速自由流状态下车辆辨识及车路双向通信成功率大于98%;
3、形成2个以上具有影响力和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完成行业应用标准规范的制定1项以 上,申请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4、示范性产品通过相关行业检测和认证。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11:数字化网络射频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互联网
二、主要研究内容:
采用可编程的核心技术新算法,芯片化的设计方案,提供一种数模混合的射频前端芯片化模块,以实现发射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动态增强,同时保证功率放大器高线性化,使整体射频系统达到50%的节能。这种处理方案不同于目前传统的数字预失真(DPD)方案,它是基于前向与反馈模式的结合,因此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是对目前难以处理的多载波GSM系统和MIMO系统。
三、考核指标:
1、基于芯片化的数字射频前端硬件模块样机;
2、可以实际应用的微型化的高效率无线射频前端子系统,放大器效率提高一倍;
3、低功耗的CDMA,GSM,CDMA2000,WCDMA和LTE等系统的数字射频样机;
4、用于数字电视网络、微波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的射频样机,覆盖范围扩大一倍;
5、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12: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涂布制备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
一、领域:新能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高安全性、高能量的要求,实现新型高性能涂布技术和关键设备及软件的开发;
2、封闭均质上料系统,严防浆料分层、团聚或配比变化,多孔多腔喷浆挤压涂布技术;
3、采用业内先进的气悬浮式烘箱干燥工艺及涂布过程节能减排;
4、多路、横向、纵向、间歇、双面、超宽、高速精确涂布;
5、基于锂离子电池多种正负极材料体系、粘度范围广的通用型装备;
6、涂布过程实时监控及远程故障诊断技术。
三、考核指标:
1、涂布面密度精度控制在0.5%以内;
2、高精密涂布:
最大相对重量误差±0.5%;
最大间隙长度(不涂布留白长度) 误差±0.25mm,无累计误差;
最大宽度误差±0.1mm,无累计误差;
最大叠合误差:正反涂层叠合误差±0.2mm,无累计误差;
最大涂布长度误差±0.2mm,无累计误差;
3、低粘度连续超薄涂布:粘度为500-5000mpas时,涂布厚度5μm-50μm;
高粘度间歇涂布:粘度为6000-12000mpas时,涂布厚度40-300μm;
4、高速涂布:
间歇涂布长度(留白长度)20mm时,涂布速度大于30m/min;
间歇涂布长度(留白长度)10mm时,涂布速度大于20m/min;
超小间隙涂布(留白长度)2mm时,涂布速度大于5m/min;
5、实现悬浮干燥(气浮干燥)及采用蒸气热交换循环加热,比现有国产主流涂布机节能50%以上;
6、实现高性能涂布机批量制造,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13: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新能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1、新型大面积PECVD设备的研发制造;
2、磁控溅射设备、激光划线机的研发制造;
3、非晶硅太阳电池整条生产线其他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
4、非晶硅太阳电池整条生产线的设计装配和维护使用。
三、考核指标:
1、设计和制造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全套设备,如PECVD,磁控溅射设备,激光划线机等;
2、设计和安装整条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建设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大面积非晶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3、生产线量产的大面积非晶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大于8.5%;
4、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14:柔性衬底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新能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金属薄膜衬底材料物理化学特性对电池光电转换性能影响:研究开发适应卷对卷工艺的柔性衬底处理方法,开发出有效的界面控制技术;
2、柔性器件设计及柔性组件集成技术:研究适合于柔性衬底的电池结构,研究各种物理参数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机械刻划技术实现柔性薄膜电池之间的连接;
3、过渡层制备技术:为了减小界面应力的影响,同时防止衬底杂质向吸收层的扩散,将开发柔性衬底过渡层的工艺结构,做到热匹配消除应力影响的同时有效阻挡有害杂质扩散。
三、考核指标:
1、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柔性衬底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
2、单个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大于10%;
3、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15: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及智能电网营运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新能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太阳电池阵列多阵列分块发电、集中式并网技术以及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准确度;
2、集光伏发电并网、高级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电源接入及储能系统等的智能电网营运管理系统。
三、考核指标:
1、光伏并网方面:太阳能发电站并网后对电网的冲击和电压波动,对于日出日落的自然并网、脱网情况,逆变器的功率变化率将严格满足GB/Z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电网频率:频率可自动适应至47Hz-51.5Hz。谐波影响:逆变器在运行时不应造成电网电压波形过渡的畸变和注入电网过度的谐波电流。功率因数:并网逆变器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其发电功率因数一般会在0.9-1.0(超前或滞后)之间,符合相关标准。直流分量注入:注入电网的直流分量小于额定交流电流的0.5%。
2、智能电网方面:建设至少三个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应用项目;
3、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课题16:大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关键技术研发
一、领域:新能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风力发电变流器的谐波控制技术研究,降低变流器对电网的谐波注入;
2、风力发电变流器的水冷设计技术研究,降低系统体积,提高功率密度;
3、风力发电变流器的可靠性设计技术研究。提高变流器应对振动、恶劣温度环境的能力,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4、风力发电变流器的高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提高变流器应对各类恶劣电网条件。
三、考核指标:
1、开发出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大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在系统可靠性、功率密度、电磁干扰、电网谐波等指标具有显著的技术领先性,并满足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国家标准要求;结构设计满足严酷路况的整体运输和吊装的要求;
2、完成系列化产品设计,覆盖1.5MW-3MW主要功率等级,并实现工程样机现场6个月无故障运行;
3、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 13069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