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户名:密码:
政策法规
国家产业政策 市级产业政策 省级产业政策 区级产业政策
当前位置电子学会首页 >> 政策法规 >> 市级产业政策 >>正文

刘燕华:我国将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


作者:深圳市电子学会 来源:深圳市电子学会 2007-05-26 00:00:00
摘要:
刘燕华:我国将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
2007年05月24日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全国企业科协工作会议上作专题讲座时透露,国家将在科技的整体布局中大力开展创新方法研究,科技部将与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成立专门的创新方法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新方法研究工作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

  刘燕华指出,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十分关键,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是创新方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正在进行的相关调研显示,创新方法的基本定位研究,也就是探讨科技创新的战略、战术、技巧、手段,是当前急需工作的一项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础性的软实力的能力建设。目前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十分突出,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育相对缺位,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体现在科研活动中则表现为:创新思维不足,自主创新研究不足,还没有完全摆脱技术跟踪的方式,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还不够,有些工作急功近利。科技界对科研方法的意识也相对比较薄弱,科学方法研究没有进行体系的归纳和总结。科学方法研究投入很少,没有全面掌握科学方法规律。

  数据显示,在企业方面,科学方法的研究非常少。目前中国8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国的大中型企业中包括中型企业,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有自己的技术。这说明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在方法技巧上的能力很不够。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数不到四分之一,与发达国家相差很远。在科学仪器研制方面,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设备非常少,国家科技计划对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支持力度也很弱,“十五”期间,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用于科学仪器研发的经费不到1个亿,占三大科技计划经费的千分之二,是科学仪器购置经费的百分之一,中国缺少自己的科学仪器研发体系,科学研究体系中也相对缺乏科学仪器使用的工程和技术人员。此外,我国的创新环境还不够完善。科学立项重结果,轻过程。一些科技评价体系,也使科学方法的队伍逐渐变得弱小。

  刘燕华指出,创新方法主要指创新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工具,是一项利其器的工作,科学的每一个重大发现和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蕴含着丰富的谋略技巧与套路,应该把科学方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创新方法研究工作将面向研究机构、面向企业、面向教育系统。目前重点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等三个层面,将来要延伸到科技的创新、管理的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今后将重点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加强科学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把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激情以及科学的灵感就变成创新的技巧,形成中国创新的软实力,重点要从娃娃抓起;开展科学方法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产业方向,进行科学方法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也要加强科学方法和科学创造的培训,也要推动各不同学科、不同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来,要组织编写或者研究一万个科学问题,根据中国的需求要把一万个科学问题提出来,争取找到解决的方法;加强科学工具的自主创新,包括仪器、设备、设计等等。

  刘燕华强调,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关系到中国创新的根本实力。在企业创新方法培训中,将以培养新型创新人员为重点,创造环境,提供条件,通过集成使创新的能力全面兴起。创新培训的对象一是从事企业管理的企业家,一是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要把中国的经验和中国的特色集成总结,通过一种交流,使企业有新的管理思路和创新思路。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在线咨询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 1306909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3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