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学会会员单位参加微波会议及参观企业的安排
全国微波学术会议是国内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微波会议。20年来,轮流在中国各大城市举行。2003年经深圳大学和香港大学共同争取到承办权,并第一次争取到在广东省境内,由深圳市的科技团体组织召开“第八届全国微波学术会议暨海峡两岸、香港和澳门微波学术会议”。会议拟定于2006年02月26日至03月2日,在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华夏艺术中心及海景酒店召开,为期四天。会议期间,中科院林为干等八名院士及来自港、澳、台、新加坡、澳大利亚的200多位教授、100多位研究员,100多位博士等将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参会总人数将达600人。会议概述及本届会议组织情况见附件。
这将是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同时又是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了更好的支持此次会议在深圳召开,深圳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并将于2月27日宴请一次部分会议代表。
凡我会会员单位希望参与此次会议代表或参加3月2日的华为\中兴\TCL等企业参观考察活动代表,请填写回执,以便安排.
深圳市电子学会秘书处
2006年02月20日
------------------------------------------------------------------------------------------------
附:会议概述及本届会议组织情况
1.会议简介
随着军事电子技术和以无线通信为代表的民用电子技术的快速进展和相关需求的不断扩大,微波毫米波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空间已越来越宽广。现代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微电子学、纳米技术、电机科学、雷达等传感器技术乃至生命科学与技术都是以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为基础,而现代武器装备信息化更是离不开微波、毫米波这项核心技术的支撑, 因而,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是全国5个同类重点学科之一。本次会议内容涉及到电磁场理论、数值方法与CAD,微波毫米波材料、器件、电路、天线,微波毫米波网络、系统与应用,微波毫米波又与前沿技术等各个方面,大会还将设特别专题以报道本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具有比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潜力。已收论文450余篇,作者将来自香港、台湾、澳门、海外华人学者,留学生,以及全国1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这次会议将是一个国际性的中国微波会议。
全国微波学术会议是国内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微波会议,已经有近 20年的历史,每两年一届,轮流在中国各大城市举行,现已是第八届。会议定在我国经济特区深圳召开,这是第一次在广东省境内举办。目的是为全国各地微波毫米波包括射频领域的广大科学家、工程技术开发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为我国微波毫米波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如果说 80 年代是有线通信时代的话,那么 90 年代就应该是移动电话时代。被移动电话的便捷性能宠坏的消费者们希望能够有一个设备没有范围的限制,即这种设备能借由无线连接来代替由电缆组成的通讯与娱乐的系统。为了响应这一呼吁,工厂企业近年来已经开始开发和大量的生产无线通讯设备,另外还有很多项目都在积极研制和准备面世中。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的需求, 1991 年,第一届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胜利召开。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举办。会议汇聚了业界知名代表,包括专家教授,工程师,政府官员,研究生以及企业家,他们涉及无线射频,微波毫米波技术,天线设计,以及应用电磁学的各个领域。此后,这一每两年一届的盛会就由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和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及各地的协会来分别承办。由于市场的不断繁荣和人们对新技术、新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过去几届会议的与会人数不断增加。例如: 2003 年上海召开的第 7 届大会,其参加代表人数超过了 300 人,会议的受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在“ 2003 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在上海举办)中,我们参与了同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对“ 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的承办资格的竞争。我们非常荣幸的成功胜出,获得了此次第八届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的承办权。预计,将有超过 400 多人参与这次会议,这将使本次会议成为人数最多的一届。
总之,在过去的短短十几年里,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业内最有声望的全国重要会议之一。
2.第八届全国微波技术会议组织机构及成员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
香港城市大学
深圳大学等
协办单位:IEEE 香港 MTT/AP 分部
香港科协
深圳市科协
深圳市电子学会
深圳市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 薛良金教授
副 主 席: 梁昌洪教授、冯正和教授、徐善驾教授、李兴国教授、 吴信宝研究员
大会秘书长:汪海勇研究员
顾问委员会主席: 唐叔贤院士
副主席: 林为干院士、刘盛纲院士、叶培大院士、黄宏嘉院士
委 员: 龚克教授、聂在平教授、吴正德教授、徐得名教授、
吴咏诗教授、章文勋教授、方大纲教授、金亚秋教授、
陈俊雄教授、庄睛光教授、陈麒标博士、梅冠香教授、
陈志豪教授、曾亮教授、吴柯教授
会议主席: 容启宁教授
副主席:杨淑文教授、陆贵文教授、洪剑锋博士、余文学先生、 杨志雄先生
委 员:洪伟教授、薛泉教授、马君显教授、毛军发教授、 李征帆教授、杨乃恒研究员、李英教授、魏子伦先生
学术委员会主任: 陆贵文教授
副 主 任:薛泉教授、马君显教授
委 员: 梁国华博士、褚庆昕教授、郑国强博士、谭伟业博士、 盛新庆教授、陈如山教授、车文荃教授、谭锦荣博士、胡斌杰教授
会务委员会主任: 杨淑文教授
副 主 任:魏子伦先生、符长青博士
委 员:王道祥先生、夏俊先生
工业联协委员会主任: 洪剑锋博士
副 主 任:余文学先生、杨志雄先生
委 员: 吴启达先生
3.会议内容
(1)会议议程
全体会议
分组会议
邀请讲座
工厂参观:华为、中兴、TCL、SMT等
新技术成果和产品展览
最佳论文评比(既有获奖证书,也有丰厚奖金)
最佳学生论文评比(既有获奖证书,也有丰厚奖金)
宴会
(2)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涉及以下学术内容:
A电磁场理论与数值方法 |
K微波毫米波天线与散射 |
B微波毫米波有源器件及电路 |
M微波毫米波无源组件及电路 |
C微波毫米波网络及系统 |
N亚毫米波及光技术 |
D微波毫米波系统及应用 |
O微波毫米波测量技术 |
E微波毫米波电磁兼容 |
P微波毫米波电路CAD |
F新材料及新器件 |
Q微波毫米波电子对抗技术 |
G微波能的应用及传输 |
R超导微波毫米波器件及其应用 |
H微波铁氧体材料及器件 |
S射频电路与无线通信 |
I硅衬底微波毫米波电路 |
T电磁生物学 |
J导波光学与光器件 |
U超高速芯片及组件的信号完整性 |
K微波毫米波技术的最新进展 |
|
4.参会人员
(1)会议规模
预计参会人数约600人
(2)主要人员
刘汝林秘书长 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
周孟奇副秘书长 中国电子学会 副秘书长
林为干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盛纲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大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宏嘉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 柯院士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冯正和教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国际IEEE高级会员
李兴国教授 毫米波光波近感技术研究所所长
吴信宝研究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原信息产业部第50所)所长兼书记、中国电子学会理事
王东进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分会委员、中国电联电子信息学科研究生教育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
史小卫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处处长
洪 伟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学者、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毛军发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国际IEEE高级会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工科电工课程教材编写协作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微波毫米波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港澳地区:
唐叔贤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常务副校长
郑耀宗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前香港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李述汤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钟宝璇院士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容启宁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主任.
陆贵文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
庄晴光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电信工程研究生学院的电子工程系
谭锦荣教授 澳门大学澳门国立计算机系统工程及应用研究院(INESC)主任
梅冠香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 美籍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