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慧天夏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深圳市电子学会承办的“深入推进‘深港科技+’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座谈会,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白石厦社区东区龙王庙工业区第04栋4层顺利举行。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的号召,本次座谈会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座谈会由深圳市慧天夏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深圳市电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深圳市政协常委夏俊主持。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深方理事长、六届深圳市政协委员孙楠,第四、五、六届深圳市政协港籍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副院士陈立德,福田区政协委员、香港工商联各区事务委员会副主席黄建日,全国青联委员、香港互联立方isBIM-董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张啟源,香港国际青年创客联盟首席理事长、中国侨联青委、广东省青联委员、深圳一清创新科技公司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詹培勋,受邀参加线上座谈会并发言,其他人员线下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主要以“深入推进‘深港科技+’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孙楠发言表示,深圳市被列为“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深圳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本次座谈会是深港科技资源的一次对接碰撞。同时肯定了对于推动深港合作和促进深港人才交流和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促进人才交流、加强人才合作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深港合作的重要支撑。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慧天夏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深圳市电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俊表示,深港科技融合发展,就应该将香港的资本、市场等优势与深圳的区位、政策等优势相结合,逐渐形成两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其中,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之一。另外他还表示,市政协非常重视深港合作,就“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促进深港市场要素高效便利流动”这个课题拟分设六个调研组开展调研,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助推深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五、六届深圳市政协港籍委员陈立德表示,香港多年来培养并汇聚了不少科研人才,如今正好透过大湾区这个平台,加强与深圳及内地各城市的合作。他也强调,希望加强学生交流,推广和支持知识型创新科技发展及智库建设,积极开展深圳市等大湾区高等院校与香港高校合作,继续加强国际上的教育及科研联系。
香港互联立方isBIM-董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张啟源表示,港澳人才的交流合作将会是深港合作过程中最具活力亦最有促进作用的一面。香港国际青年创客联盟首席理事长詹培勋表示,在加强深港科技融合发展中,推动深港产学研基地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发展也是关键,应该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政府项目联合申报,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合作。深圳市电子学会党支部书记刘东君向与会成员就深港科技融合发展就行了分享交流,总结了深港合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可采取的措施建议。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也就“深入推进‘深港科技+’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展开了讨论,大家纷纷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具有领先的行业优势,深港双城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这样的‘强强联合’作用,积极推动两地在人才、技术、资本等层面的双向流动,在重要的科技产业领域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这样的融合发展必将为大湾区带来核心增长动力。其中,深圳和香港应该在“产学研”层面进行多方面合作,借助两地政府共同构建的跨境合作平台,推动国有及民营机构的跨机构和跨学科合作。
最后,夏俊秘书长对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其他参会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 13069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