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香港公司不久前宣布将在现有FDD LTE网络基础上于年内启动TD-LTE商用网络,依托LTE TDD/FDD融合组网为用户提供准4G移动宽带服务。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年内能提供的支撑该服务的终端依然是数据卡或MiFi等数据产品,因为支持LTE TDD/FDD制式的多模智能手机最早将在明年第一季度问世。
“终端滞后于网络”是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进入3G等高速率数据传输时代,各种数据终端成为弥补这一不足的手段。于是乎,在LTE时代,出现了数据卡、MiFi、CPE等多种形态的数据终端,但这些都不能达到手机对移动业务普及的拉动作用。某种程度上说,“命系手机”依然是目前TD-LTE发展的主要状态,而中国企业和产业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环境。
TD-LTE终端开局靓丽
在靠数据终端发展了近30万用户的基础上,日本软银10月中旬发布并陆续上市6款TD-LTE智能手机,分别来自华为、夏普、富士通、PANTONE、摩托罗拉、京瓷等公司,这些手机均为支持软银TD-LTE/WCDMA/GSM多模网络的多模手机。当然,更重要的是,这6款智能新机均采用高通提供的TD-LTE芯片平台。
上述消息代表了TD-LTE时代终端发展的主要特点。
客观地说,相比较TD-SCDMA发展过程中终端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TD-LTE终端开局靓丽:其一,海外成熟市场的率先应用推动了数据终端的成熟;其二,国内外多厂商提供智能手机的局面已经形成;其三,高通作为目前全球移动通信芯片领域老大推出TD-LTE芯片,将对提升芯片水平和产业信心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国内TD-LTE商用化测试也有了较好的终端支持局面。“针对这次扩大规模的测试网络,中国移动采用的数据终端型态主要是MiFi,还有不少数据卡、CPE在试点城市中应用。目前在终端环节上TD-LTE单模终端比较稳定,已经可以商用;多模终端也趋于成熟,可以在扩大规模试验阶段应用。”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正在进行的TD-LTE扩大规模测试中终端的准备情况。
明年商用五模终端
不能进行语音通话的数据终端显然不能满足TD-LTE商用发展的需要。迅速完善并丰富终端产品仍是发展TD-LTE当务之急。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国内企业中,华为和中兴通讯推出了以MiFi为主的TD-LTE终端,海信也将在即将召开的深圳高交会上推出两款TD-LTE无线上网卡和一款MiFi终端,还没有其他中国手机企业投入TD-LTE产业。
“TD-LTE智能终端之所以发展得比FDD LTE慢一些,我认为不是技术上有什么障碍,关键是市场规模能否吸引终端企业的投资。”黄宇红表示,“终端企业的投入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其生产投入很大,如果卖不出去损失也很大,因此他们一直在评估这个市场。”
同时,本土芯片的有待成熟也是没有大量终端企业投身进来的原因。“现在来看,高通的技术还是最好的,在TD-LTE上也是发展最快的,但是高通向来要收高昂的知识产权费。不管是3G还是4G,海信还是倾向于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TD-SCDMA产品现在有生命力,就是因为自主知识产权不收知识产权费。我们不能好容易过渡到了3G,而到了4G又受制于别人。”海信通信TD事业部总经理池震宇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下一步TD-LTE产业,我们希望像联芯、展讯尽快成长起来,我们愿意和国内芯片企业捆绑。”
据了解,目前联芯和展讯都已经推出了向下兼容TD-SCDMA和GSM/GPRS/EDGE的TD-LTE商用芯片,但由于中国移动明确提出了还要兼容FDD LTE和WCDMA的“五模”的要求,因此还在进一步研发新产品中。而另外两家同样受中国手机企业欢迎的企业——Marvell和联发科技,Marvell已在公开场合表示将于明年中旬推出五模的LTE芯片。“明年下半年会量产28nm的五模产品。”联发科技大中国区总经理吕向正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中国产业呼吁渐次融合
中国的TD产业基于TD-SCDMA而建,一直在国内发展,而到了LTE时代,既需要在国际国内多个市场加以开拓,又面对强有力的国际巨头企业的加入,挑战大于机遇。
“现阶段TD-LTE芯片和终端产业遇到的普遍问题是不具备足够的测试环境,现在要测试LTE TDD和FDD多模产品必须由中国移动带着中国内地厂商的产品去中国香港测试,中国内地企业没有实力自己搭建测试环境,这大大影响了研发进展。”联芯科技总裁助理兼副总工程师刘光军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针对未来需求提出的五模十二频的要求,全球巨头高通已经推出了相应芯片,具有雄厚系统设备背景的海思也已有产品,而只有TD-SCDMA经验的基于本地发展的中国传统TD企业却受到种种桎梏,马太效应正在显现。
“对大部分厂商来说,在大部分情况下,五模并不能发挥作用,只有那些一款产品在全球销售的国际大厂才有这样多模全模的需求。”吕向正告诉记者。
“融合是必然趋势,但是基于国内的现状,需要分步走。首先要把TD-LTE做好,TD-SCDMA+TD-LTE做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融合才有机会。一步一步走,把基础做好,国内在政策上应该鼓励这样的发展路径。一步到位的融合想法太奢侈,也只对高通这样的公司有利。”刘光军表示。
现在看来,中国TD-LTE产业尤其是终端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政策的持续支持。“因为TD市场比较单一和狭小,很多终端或芯片公司在TD-SCDMA上的投资收益不足以支撑其投资4G,更何况LTE真正上量还需要好多年。因此,国家前期对产业的引导资金十分必要,国家持续投资,才有可能让国内企业追赶高通这种国际公司。”刘光军表示。实际上,TD-LTE的发展持续受到国家多种资金项目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而产业需要的支持不仅仅只有资金,更包括政策。还有专家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中国TD-LTE市场将来不仅仅只会有中国移动一个用户,这已经是业界的共识,因此,对于TD-LTE产业化的整体安排应该更多由政府统筹,甚至可以在前期商用化测试中引入更多的运营商,这样有利于TD-LTE的发展,也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 13069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