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户名:密码:
行业动态
产业新闻 企业常识 会员新闻
当前位置电子学会首页 >> 行业动态 >> 产业新闻 >>正文

助力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市政协发动136名委员历时半年深度调研给出30条建议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0-12-04 13:48:12
摘要: 今年以来,市政协围绕“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提出重点提案,市政协委员会同多个市职能部门,先后召开各类型座谈会36场次,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深圳的光荣任务,也是深圳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圳在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上还有什么短板和弱项?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补齐短板?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今年以来,市政协围绕“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提出重点提案,该提案由市委书记王伟中领衔督办,并作为市政协2020年度重点调研和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的主题,希望通过“开门调研、开门协商、开门议政”的方式,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重点调研于2020年5月正式启动,分为营商环境组、中小企业组、科技创新组、金融支持组和湾区协同组五个调研小组,共发动136名市政协委员,会同多个市职能部门,先后召开各类型座谈会36场次,累计150余个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1000余人次参加。围绕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总目标,通过深入分析深圳在要素市场、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开放型经济、消费经济等重点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最终形成了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重点调研系列报告和55篇发言材料,共计30余万字。

调研组认为,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提出“深圳质量”的理念,明确提出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当前,深圳在“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设的一些重点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日益改善,科技创新不断深入,经济开放水平逐步提升,消费经济稳步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先行示范”作用逐步凸显等等。

但在“双区建设”大背景下,深圳高质量发展之路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包括要素市场改革、营商环境仍需深化,科技创新有待增强,经济开放水平有待提高,消费经济升级受阻等。

为此,总报告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促进消费经济提振升级等五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建议,助力深圳率先迈向高质量发展高地。

12月3日,在“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们从不同的角度谈问题、出主意,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协商议政,共同为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言献策。

委员建言

关键词 土地改革

探索将永久基本农田置换到深汕合作区

空间资源紧约束,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市政协委员张国钧代表调研组作总报告发言时建议,深圳要盘活提质存量用地,深化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他建议,在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的前提下,探索将光明区等地的永久基本农田置换到深汕合作区,提高全市土地总体利用效益。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快修订相关规划,依法依规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有序转为建设用地。

张国钧还建议,要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规划调整、用地性质变更,通过企业自主改造、市场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开发等模式,增加用地供给,支持实体产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工业用地,留出空间适度增加住宅用地比例。此外,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利用历史遗留用地、集体土地,采取可以自行开发运营、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运营产业用房或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现有土地集约程度和使用效率。

关键词 营商环境

立法确保竞争中性,杜绝“大树底下无小草”

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深圳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深圳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更是深圳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市政协常委陈志列代表营商环境调研组发言时表示,深圳营商环境有突出的优势,但是对照世界银行版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仍有改善、提升的空间。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法治保障、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如将民企职务犯罪纳入监察、大幅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罚款等。

在市政协委员张少华看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关键不是政府补贴,而是给予中小企业充分的市场准入机会。建议《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后要尽快出台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确保竞争中性原则落到实处,尤其是涉及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保证国企、央企、民企、中小企各主体平等公正,让民企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获得感,而不是“大树底下无小草”的恐慌。

成立中小企业银行精准服务中小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遇到的“拦路虎”。张国钧建议,要继续推动设立地方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发挥深圳先行先试优势,继续向国家申请设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以补足我市专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银行空白,进一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张少华认为,中小企业银行可以将各类政策性金融支持,统一通过中小企业银行服务落地。同时对中小企业降息、贴息等政策性金融扶持,做到公开、透明,简化操作流程,后续效果可追踪。从体制上杜绝各自为政、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市政协常委厉伟则认为,针对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深圳可向中央支持成立以科技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由深圳市政府控股的市属城市科技商业银行。同时建议参照重庆、广州银行业的模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

企业应急转贷问题也极大困扰企业发展。为此,厉伟也建议,要对现有的应急转贷产品加以关注和推广,将其纳入金融方舟体系,逐步引入专项财政资金作为常态化的金融创新机制,帮助企业“续命”。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立足“卡脖子”技术攻坚,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当前,深圳部分重点关键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制约深圳科技创新发展。为此,调研组建议,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探索建立央地协同的新型举国体制,鼓励深圳各类创新主体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积极争取发起或参与若干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构建梯度攻关计划,聚焦芯片的体系架构、高性能的IP核、EDA软件、操作系统、工业母机、重大装备等领域发力,打造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力争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拿出更多硬核自主产品。

另一方面,抢抓5G基建、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风口,在“中国芯”“基础软件”“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和“数据港”等领域加快突破,加强相应配套场地及设施建设,加大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应用推广,大力实施国产替代行动计划,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科技支持资金精准“滴灌”,再扶持400家上市公司

在使用科技资金方面,厉伟提出,要分门别类、更有针对性地支持企业创新;“如对于大型企业,我们给的应该是服务而不是经费,做好服务支持企业发展的快速高效的决策;对于中型企业,要在其爬坡过程中助一臂之力,要敢于给中型企业资金支持,有决心再扶持400家上市公司出来;对于小微企业,我们更多的是放水养鱼,在给钱、给政策的同时,还要减免税赋、房租。”

中间性试验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成果产业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间性试验的成败。因此,调研组建议,深圳应及早布局,进行全面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将深圳建设成全国乃至全球的科研成果中试基地,争取让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深圳产业化。

鼓励深港加强科研合作搭建湾区科技服务共享平台

市政协委员夏俊提出,鼓励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内地科研机构开展相关合作。

为此他建议:一是支持香港科研机构与高校在内地开展重大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推动香港入驻内地的科研机构与高校等参与到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激发香港一流科研人才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最大程度促进香港与内地的高端科技资源汇聚融合。二是搭建湾区科技服务共享平台。探索与香港、澳门等地区的高校、企业和协会共建一批研究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和综合科技服务机构,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技研发和科技产业化的全方位综合服务;整合粤港澳地区众创空间、孵化器资源,建立粤港澳众创联盟,将联盟建设成为提供融资对接服务、创业辅导服务、市场推广服务、数据共享服务等各类服务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办公空间互换机制。

为新型科研机构立法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市政协常委樊建平认为,我国的科研院校长期处于“借道”发展。目前事业单位、企业、民办非企的道路从长远来看,都不适用于科研机构的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将科研机构作为单独的法人主体,拥有独立的法律体系。

“如果深圳能够对新型科研机构立法保障,一定会在知识经济的市场产生更多的华为与腾讯。”樊建平建议设立《新型科研机构法》《大学法》等,通过确立理事会领导的法人治理体系、理清政府、科研机构、市场等不同主体在创新中的权责利边界等,大力引导、规范、保护各类科研院校依法高效创新发展,培育壮大知识市场,激发科教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为科研事业及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范例。

关键词 消费升级

做大电商平台鼓励“直播”“网红”经济

深圳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消费经济提振升级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调研组发现,我市电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京东、淘宝等国内互联网消费主要的平台均不在深圳,短板较为突出。为此,调研组建议,要加大对本地电商龙头企业的支持,鼓励一批发展态势良好、已取得一定行业领先地位的电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力争在B2C综合电商领域有所突破。

直播是当下十分红火的“带货”促销形式。市政协委员高锦民建议,要从基础设施、融资等方面支持、鼓励各行业参与电商直播,形成一批网红品牌,对流量可观的给予基金奖励;开展直播人才认定,给予人才补助或奖励。

市政协委员花涛则提出,要大力推动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大消费产业的创新应用,重塑供应链和消费终端。同时,发展“网红”经济和社交零售,落实数据资产确权与认定,加速推动数据产业化,成就一批或若干个智慧零售时代的巨型企业,畅通生产与销售。

花涛还建议,在前海规划建设超大规模免税综合体或跨境电商城,吸引粤港澳甚至全国的消费者;在深圳搭建一个香港商品销往内地的流通窗口,吸引更多原本习惯赴港消费的全国甚至全球消费者到深圳购物;尽快为深圳本土优秀零售企业争取免税牌照,支持获得免税牌照的企业在市内开设免税店,带动市内相关产业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权威通报

市委书记亲自督办提案

33条建议32条已在落实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周元春) 今年1月,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建议》,由市委书记王伟中领衔督办,市发改委会同相关单位共同办理。12月3日,市发改委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该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据通报,提案提出的33条建议中,除改进政府对孵化器管理方式1条建议还需进一步研究推动外,其余32条均已落实或正在加紧推进。

市发改委主任郭子平通报了建议落实情况。根据通报,在公平竞争方面,市住建局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投资工程建设的措施,1-11月份全市5044个投标项目中民企中标率达到69%;前海已为18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开具证明函,方便其在我市开展业务,当前,市人力资源局正在制定14类港澳专业人才在深圳执业便利的实施方案;在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发展方面,市工信局已资助523个工业互联网项目等。

部门回应

市科技创新委主任梁永生:

鼓励境外高校研究机构在深设研发中心

市科技创新委主任梁永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市推进多主体协同,实施多点带动战略,即加快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主体协同,实施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深圳高新区“两城两区”多点带动战略。

同时,深圳经济特区发挥立法全优势,推动前瞻性立法工作。11月1日已经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覆盖了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生态链,接下来我们在人工智能、自动辅助驾驶等方面,为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要立法先行。

梁永生提出,我市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打造生物医药研发高地,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明科学城为重点,优化生物医药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并且加强与粤港澳的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生物产业发展。

此外,深圳将以开放应对封闭,以市场集聚资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推动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鼓励境外高校、研究机构、创新型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我市科技产业创新发展。

市工信局副局长何志梅:

争取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展跨境通信试点

市工信局副局长何志梅在回应鲲鹏产业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时表示,今年已初步构建了鲲鹏创新示范体系,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鲲鹏源头创新中心的建设,同时推动有关的攻关基地建设,以孵化本地的优秀企业,引导鲲鹏产业集聚发展。

跨境通信业务的开放试点方面,何志梅说,为探索相关工作,该局会同福田区政府、市通管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基础电信运营商,已经制定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通信试验区通信试点,力争获取政策支持。

市商务局局长王有明:

优化制约电商发展的税收监管政策

市商务局局长王有明表示,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方面,深圳将完善商业规划,建立高品质的核心商圈。同时,将建设一条全国闻名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建设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高品位的步行街。

在电商方面,我市将推动扶持措施落实到位,优化制约电商发展的税收监管政策,培育一批知名的商业龙头企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相关链接

推动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30条”

(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1.盘活提质存量用地,深化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2.深化户籍和工时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力流动制度

3.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4.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5.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6.提升公平竞争审查质量,完善公平竞争制度

7.深度清理涉企许可,放宽多领域市场准入限制

8.加快交易平台建设,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

9.推行民企国企同等处罚,加强新领域立法司法探索

10.设立劳动争议联调中心,平衡对企业与劳动者保护

11.通过大数据深度运用,搭建“两法衔接”机制

12.推动新技术应用,建设智慧法院

13.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试行破产预重整制度

14.明晰政府权限边界,争取试行综改授权负面清单制

(三)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15.政府企业双向发力,强化科创“从0到1”基础研究

16.突出“三链融合”,优化科创生态系统

17.立足“卡脖子”技术攻坚,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18.打造更开放市场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引培力度

19.构建数据共享和审计制度,强化科研项目衔接管理

20.探索“双轨制”投入机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四)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21.提供港人港企更多便利,加强深港市场体系衔接

22.扫除要素跨境流通障碍,促进湾区内部要素流动

23.加快规划建设进度,深化湾区基础设施联通

24.创新监管方式,扩大航运和航空业对外开放

25.优化制度设计,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五)促进消费经济提振升级

26.做好顶层设计,升级消费软硬件环境

27.加大电商平台建设力度,推动电商经济发展

28.通过购物“造节”吸引消费,打造标志性消费品牌

29.鼓励直播消费发展,打造“直播”高地

30.扶持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本地时尚产品消费

 

转载自:深圳特区报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在线咨询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 1306909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3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