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户名:密码:
行业动态
产业新闻 企业常识 会员新闻
当前位置电子学会首页 >> 行业动态 >> 产业新闻 >>正文

信息化管理让新农合很贴心


来源:宿迁新闻网 2012-09-04 10:55:04
摘要:

 推广之初,新农合曾在我市部分乡镇遇冷。如今,群众看病不用出村,费用可以现场即时报销。2012年,宿城区与宿豫区共有83万群众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4%。群众参合积极性空前高涨。

  宿迁新农合进入快速发展的新车道,得益于2009年7月实行新农合服务县(区)、乡、村三级信息联网的新农合补偿支付平台,使农民看病就医报销有了“直通车”。

  “一卡通”方便群众就医

  记者在王官集镇医院采访时,不少参合的农民正在报销医药费。刚刚领到1403元医疗补偿金的朱海村村民朱先生高兴地说:“现在一出院就能马上报销,新农合工作做得真是到家啊!”

  这是宿迁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的一个缩影。现在,各乡镇医院对参合农民的报销审核确认工作只要在电脑上进行轻松点击即可完成。

  如果在2009年7月之前,朱先生要拿到这笔补助还挺“麻烦”。那时,参合农民在医院看病后,仍需带着医院开具的相关材料到县区合管办进行二次信息录入审核,遇到票据不全、药名核对不上、报销的人多等问题,有时要往返几次、等上好几天才能领到补偿款。

  宿迁市合管办副主任吴亚明介绍说,新农合信息化平台的建成是新农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改革,使用网络平台后,群众看病就医所有的报销、审核工作均在网上完成,大大方便了参合群众。

  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务于参合群众,新农合实行了“一卡通”管理,将参合群众身份证号码等基本情况录入卡中。参合农民凭卡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由于信息网络全市共享,患者到任何一家定点医院看病,只要出示参合卡就可以识别身份、住院治疗、获得补助省去患者许多麻烦。

  医院诊疗,远程全监控

  据了解,目前宿豫区和宿城区70家医院纳入到平台中。仅26日,记者在平台上看到有1957位患者在各大医院进行门诊和住院报销,补偿结算费用达31万元。

  网络信息化管理还使合管办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由过去的事后监管,变为事前和事中“在线监督”。

  每天下午4点钟, 70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要将参合病人相关情况的日报表发到合管办的专用电子邮箱内。然后由工作人员负责核对信息,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打电话询问情况。

  网络工程师朱润程负责每日新农合参合信息和补偿信息的管理工作。据他介绍,患者住院后,医生给患者的诊疗用药、检查检验项目等全部传输到网络平台,工作人员要随时调阅,直接查看医生的用药是否合理,有无过度开药、过度检查等不良现象存在。

  为配合管理,宿迁市卫生局出台了参合患者的用药目录,规定医院不得随意增加患者的自费药物比例。而新农合文件的落实情况,则离不开网络平台的信息化监督和规范。

  患者的住院电子病历、诊疗记录,将在他们出院结账后实时传入市合管办中心机房锁定,任何人无法改动,“目前我们保留着2009年7月至今的所有诊疗记录。”这一措施,也保证了万一出现医患纠纷,患者对医院用药产生质疑,可以直接调出资料核对;如果患者再次住院,也可通过平台调阅病史,利于诊疗。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在线咨询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 1306909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3191号